收藏本站|客户留言
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
电话:010-80250375 010-60295766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北兴路(东段)2号院8号楼2层
新闻中心 你的位置:首页 >>新闻中心
2016这些农资新动向,你要关注……
来源: | 发布时间:2016-7-14 14:56:47 | 浏览次数:
有个比喻:

现在的农资行业犹如困兽,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寻找方向。虽然,2016依旧让农资人窒息,但变化其实每天都在发生,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今年若干动向,它们或多或少激起行业涟漪。既然,我们尚无法找到未来,那么一切探索就都值得尊重,俗语云:谁知道哪一片云彩会下雨?

NO.1
用大数据造化肥

  互联网+似乎要主宰这个时代。众声喧哗中有人说,互联网+不是终点,物联网+才是明天。那么,农资行业新兴的大数据造化肥,或叫智能配肥,是不是呢?

  从去年开始,一批化肥企业均在涉足智能配肥。简单说,这种模式是将测土大数据联网,并在各地建智能配肥站,数据与机器直连,农民通过手机APP下单,一款量身定制的肥料就生产出来。更妙的是,APP还具有地理定位功能,农民站在自家地里,手机会自动识别位置,自动调用土壤数据,一切都在线上智能化完成。

  当然,这还只是物联网应用的第一步,将来还可以将各种传感器与系统连接,我们坐在家里就能实时观察作物生长状况,根据参数发出指令,让物联网去完成施肥浇水等繁杂的劳动。自然,更多的功能还有待开发,智慧农业的本质是要通过物联网将农业产业链的一切要素连接,包括农资企业、农民、经销商、农产品、土、肥、水……物联网想象的空间足够大

  听上去一切都是如此美妙,我们仿佛看到,一座巨大的金矿正在等待淘金者的光顾。坦白说,在互联网+农资和农业的一波波“造神”运动中,最让笔者兴奋的也是这种模式。可是,物联网庞大的基础设施投入,还有农民落后于时代的互联网操作技能,这一个个拦路石谁能把它搬走?谁来为智慧农业的第一笔成本投入而买单?

  虽然我们承认,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,但大到社会、小到产品,所有的进步创新都免不了要经历试错的过程。所以,我们也许需要的只是一点点耐心。

NO.2
大田里的“战争”

  以往,农资企业的竞争焦点集中在渠道的争夺上。当然,在今天,渠道抢夺依然激战正酣。尽管各种所谓的营销创新如天花乱坠,但其实谁都清楚,谁放弃了渠道,谁就等同于自掘坟墓。

  看起来,渠道的地位依旧固若磐石,不过,事情也在变化,在渠道之外,另一场“战争”已打响,这场争斗的“战场”在田里。今年,有两件事情算是农资行业现象级的动向:一是金正大“全球万亩示范田”行动,二是湖北三宁化工“挑战进口肥”活动。囿于笔者目力所及,或许还有更多的企业也已将营销重心移到了大田。无论如何,我们看到的是,营销正在回归本质和原点,让效果说话,让质量成为营销第一能量。没有优秀的产品表现,拿什么去征服市场?拿什么去攻克农民这一轻易不接受改变的群体?

  诚然,过去我们也做示范,也做观摩,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所谓的示范有多大的水分。曾经,当你置身于乡野里一拨拨浩浩荡荡的观摩队伍时,你有没有体会到一种所有人都在表演的嘲讽?更多时候,我们其实还是靠小恩小惠、靠各种不靠谱的促销品去拉拢农户,这种“吸毒式”的营销只会让消费者胃口越来越大,而当大家都一哄而上靠奖品刺激销售时,最终让所有人都走上了劳财伤命的穷途末路。

NO.3
不仅仅是农资,更要做农产品

  如果有兴趣去调查一下影响今年农资市场的最大因素,你会得到几乎完全一致的答案:农产品价格低,卖不掉。我们曾沾沾自喜于农资是刚需,因为所有人都要穿衣吃饭,可是当我们不经意一抬头,却发现已经变天了:粮食卖不掉了,种地越来越不好挣钱了,农民没钱买农资了……

 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,今年来,高产王、作物大王、粮王评比如雨后春笋。对农资企业或经销商而言,评选大大小小的高产王,目的当然是树立自身品牌,拉动农资销售;但对于农民而言,参加高产王绝不仅仅为了那些看上去还算丰厚的奖金,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,打造农产品品牌,以便找到更好的销路。

  一定程度上,农产品是相对过剩了,但优质农产品却日益成为稀缺商品。你以为你只是卖农资,其实你还要帮农民种出优质农产品,甚至帮他们卖出好价钱,这就是传统农资人的角色新定位。或许,当你懂得自己不仅仅是卖农资的商人后,你就会在新的市场洗牌中找到自己的坐标。


 
 
 上一篇:科学施肥,提高中微量元素“戏份”
 下一篇:艾格鲁携俄罗斯乌拉尔集团布局中国市场